“要想幸福生活,跳出戏剧三角”-不做拯救者做帮助者

01 戏剧三角的缘起

卡普曼戏剧三角(简图)

1968年,有一个叫卡普曼(Stephen Karpman)的心理学家发明了一个描述人际互动的三角形模型,如上图所示三个角对应的三个角色:迫害者、拯救者和受害者。当时的沟通分析心理学(TA)奠基人伯恩告诉他“这个模型人类至少会使用200年,我们今天依然还在继续使用这个模型。

卡普曼博士讲授沟通分析心理学(TA)

卡普曼博士也是我的老师,在他85岁的时候还给我们上沟通分析心理学(TA)的课程。卡普曼博士给我们连续讲授五天的课程,中午几乎没有休息,我非常钦佩老人家的精力。

卡普曼戏剧三角(简称戏剧三角)是沟通分析心理学(TA)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中常常出现的三个角色:拯救者、受害者和迫害者。如果你在维基百科上查卡普曼戏剧三角,你会看到里面有句话“几乎所有的破坏性的人际关系都在这个戏剧三角里”。这就太重要了,那意味着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不掉入这个戏剧三角形,可以极大地提升你的生活质量。所以我常常在我讲课的时候会说:“要想幸福生活,跳出戏剧三角”。既然要跳出戏剧三角,那就意味着要从戏剧三角的角色里走出来,不在这三个角色中,这就是角色的改变。

02 理解戏剧三角

戏剧三角 角色特点图

首先需要理解这个戏剧三角模型,从上图中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到三个角色的特点、他们漠视了什么,他们甚至有不同的身体语言。

西游记

另外我们可以从西游记里的唐僧、悟空和妖精这样的关系来理解角色的转换:当唐僧被妖精抓住,妖精要吃唐僧的肉的时候,唐僧是受害者,妖精是迫害者;悟空赶过来打死了妖精,对唐僧来说,悟空是拯救者;对妖精来说,悟空是迫害者,妖精是受害者。唐僧醒来发现悟空打死的妖精变成18岁的女子,唐僧给悟空念紧箍咒,悟空痛得来倒地打滚,此时唐僧是迫害者,悟空是受害者。我们可以看到,角色在三角形里面不断地转换。

丈夫和妻子 迫害者-受害者游戏

在生活里,我们可以在夫妻之间的冲突里发现有大量的迫害者与受害者角色的转换。先生攻击了妻子,先生是迫害者,妻子成了受害者。妻子反转,攻击先生,先生成了受害者,妻子变成了迫害者。通常有无数的往返之后,有一方站出来成为拯救者,如果对方不接受拯救者的“好”,双方又继续进入迫害者-受害者游戏。而且这样的三角转换会上瘾,形成自动自发的程序,有的夫妻可以一辈子玩这个游戏。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中,觉察和跳出戏剧三角是伴侣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近被害的杭州来女士,可以想象她和她先生许某之间有大量的戏剧三角中的互动,最后当来女士不同意先生为他前妻的儿子花钱的时候,丈夫许某认为妻子是迫害者,自己是受害者。一怒之下,丈夫许某变成了终极的迫害者,其实许某自己也成为自己导演的谋杀事件的受害者。

03 从拯救者到帮助者

那么如何跳出戏剧三角呢?沟通分析心理学针对三个角色有一套破解的方法,今天我来说一说拯救者和拯救者角色的改变。

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许多拯救者,他们的能量几乎就是全部向外,集中投注在别人上面。但他们的行为有个特点,就是缺乏边界感,会不顾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情况下去替代和过度保护他人,甚至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去帮对方,很少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就好像没有自我似的,但却无意识地满足了拯救者的“别人是需要我的”需要。我遇到的一个拯救者在和别人吃饭的时候,其习惯性拯救行为会让他不断地照顾我,劝我吃什么菜、多吃点饭,会让吃饭的我感觉到不自在,我细思一想:“我这么大了难道我不知道吃什么菜和该吃多少饭?”。

替代与过度保护

在我16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惊讶地知道有的拯救者角色的妈妈会守着自己的女儿,硬让自己的孩子吃下一个她觉无法吃下的苹果;有一个妈妈坚持要给自己18岁的儿子喂水果、喂饭;还有一个奶奶坚持要帮助六岁的孙女把尿(帮助撒尿)!这些替代和过度保护的行为让许多人觉得怪怪的。

在亲子关系关系中,有一部分患心因性哮喘的孩子,就是由于早年身边的拯救者提供了太多的替代和过度保护,甚至是窒息的爱。这些孩子无意识地让自己哮喘,其实是在以生病的方式发出呐喊:我快被这种窒息的爱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在这类孩子身边,也许你会看到孩子的照料者追着孩子喂奶、喂饭,过分地加衣服,不能这样,不准那样,这些都是可能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行为。也有的成年的巨婴,生活里也不乏拯救者,否则怎么活呢?当然,还有许多关系里都有可能出现拯救者,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那么,要从拯救者角色出来,怎么破呢?

  • 转一部分能量朝向自己,正如飞机上空姐的提示:“紧急情况下,先戴好你的氧气罩,再去帮助其他人”。当拯救者开始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后,会对跳出拯救者角色有帮助;
  • 在流动的关系中,觉察是第一要素,“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当我们知道了戏剧三角的模型之后,我们需要觉察和意识到自己将要处于或处于戏剧三角的拯救者角色的时候,就要停下来;
  • 从拯救者变成帮助者:在不漠视对方的年龄对应的能力的情况下,回到成人心态,和对方核对和交流,征求对方的意见“你需要我的帮助吗?”。这样既尊重了对方的界限、感受和需要,也能在对方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恰当的帮助。这样一来,就跳出拯救者成为帮助者了。

什么样的行为是帮助者行为呢?也许从下面这个我亲眼所见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一个不打扰对方但又能随时提供帮助的帮助者。

美丽的西班牙小女孩(张军拍摄)

我有个爱好了那就是喜欢提着相机四处走动,拍摄一些自己喜欢的人文题材。有一次,在我经常去拍摄的地方,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西班牙小女孩和她的家人。他们全家到中国旅游,三代人温馨地在一起,走走玩玩。我注意到他们之中的一个不到两岁小女孩甚是活泼可爱。

这个小女孩充满着好奇心,她看到路边的个很浅的小水沟,就走过去探索。在平时,当地的同样大的孩子到沟边的话,孩子的照看者们(通常是婆婆奶奶级的)会上去一把把孩子抓回来,大声地说一声:危险啊!

我在想,西班牙女孩的父亲会怎么反应呢?接下来,这位父亲上前两步站在女孩的身边,一句话也没说。但这行为在说:“如有什么需要的话,我随时可以出手帮助“。

这位西班牙女孩父亲当时的一举一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在此时就是典型的帮助者。他不是那种不管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和不理解孩子感受的父母,上前就去当上“拯救者”把孩子抓回来,说什么“我都是为了你好”之类的话,而是成为一个默默的照看者,在确定孩子是安全的情况下,不去打扰孩子向外部世界的探索的行为,让孩子扩大了自己的自主性、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这样长大的孩子更有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04 结束语

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从拯救者角色转换到帮助者角色,不是冷漠或者不近人情,这恰恰是对文化中漠视对方的界限、感受和需要的习惯的一个调整。在亲子关系中,不做拯救者做帮助者更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健康的发育,在伴侣关系中不做拯救者做帮助者更能让双方享受成人的伴侣关系,既有亲密也有人格的独立。

所以,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使用本文里的提供的知识和方法,在你的各种关系中进行调整,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拥有美好的心情和满意的关系!